奖励名称: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授予单位:教育部
奖励等级:三等奖
主要作者:易剑东 郑志强 詹新寰 朱亚坤
奖项类别:著作论文类
学科门类:体育学
篇章结构
全书共分五篇,包含十九章及附录。五篇的名称分别是:中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环境分析、中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中国体育产业政策与财政税收、主要观点、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
主要内容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体育产业随后迈开了改革步伐。国办发[2010]22号文和国发[2014]46号文的发布,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从体育部门上升到国家层面。书中指出:完善体育产业政策符合我国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方向、研究体育产业政策是把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需要、评估体育产业政策是我国体育产业向战略性产业过渡的必要条件。
全书论述了中国体育产业及其政策的演进历程与逻辑,考察了英国、美国等国民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的体育产业结构、技术、组织、布局等政策,并对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博弈论分析。
观点和方法创新
提出了将中国体育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体育场地进公园、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行业职业专业的“三业匹配”、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主要观点。
对美国、英国体育产业产值与GDP总量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长期均衡、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美国、英国体育产业产值每增加1%,从长期来看将分别带动美国、英国经济上升0.9954%和0.8023%。体育产业将成为美国、英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中美国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大。在国内首次对美国、英国体育产业产值与GDP总量的短期动态关系也进行了分析。得出美国经济增长关于体育产业产值的短期弹性为0.1083(-0.2685+0.3768),而英国经济增长关于体育产业产值的短期弹性为0.0989(-0.2258+0.3247)。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产生了促进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效应。具体体现在:(1)在全国较早且鲜明地提出体育产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在2019年提出使体育产业在十四五时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具有启示意义。(2)多次提出体育场所进公园等具体建议,对改善我国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困境有借鉴意义。(3)体育专业、职业、行业三业匹配的观点对扩展体育行业范围、规范体育专业设置、拓展体育职业类别等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易剑东,1969年生,江西丰城人。博士,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科规划组评审专家,2014年12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体育历史文化、体育新闻传播、体育产业政策、体育公共治理、奥林匹克研究。
Copyright©2015 温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南校区行政楼715B室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599893
Email:wzukyc@wzu.edu.cn